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郭文杰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时节,定西大地处处呈现繁忙景象,农机备耕成为热潮,为方便群众选机购机,定西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农机销售企业为农民当好购买农机“参谋”。农机技术人员向前来购买农机的人员讲解相关农机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和科学技术知识,并认真解答购机农民提出的申请补贴的各种问题,在充分尊重农民购买农机具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购买高效、节能、环保、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同时督促各大农机经销商为购机户提供完整的所购机具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等随机文件,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资料图片)
据统计,全市各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储备各类机械2.9万余台,其中动力机械2400余台,耕整地机械6300余台,播种机械1.18万余台,能够有效满足群众春耕购机需求,为开展春耕春播和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春耕课堂”助春耕备耕
近日,市区农机服务中心在安定区巉口镇组织开展了一堂“春耕课堂”,即农机春耕生产现场培训与演示活动,活动现场,技术人员对各类机具的使用和保养进行了详细培训,并让参加活动的学员进行现场操作、现场比武,提升了农机作业技能。
定西润农新型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王刚告诉记者:“通过现场的实地操作与技能培训,我学到了正确的机具挂接、机具作业状态调整等技能,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操作中有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将这次培训学到的技能应用到今后的农机实际操作当中,提升农机作业质量,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在临洮县衙下集镇,市县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农机手、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农机业务知识和农机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农机手王亮笑着说:“这次培训很及时、很实际,让我学到了不少维修、保养知识,培训会结束后,我将尽快保养我的拖拉机和农机具,更快投入到春耕生产中。”
培训会上,市县农机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讲解、实操演练,内容涵盖拖拉机基础知识、拖拉机驾驶操作技术、农业机械使用和农业机械常见故障与排除等。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教学,详细解答群众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实地演示,确保参加培训的群众都能听懂、看懂、学懂。
定西市各级农机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利用“田间课堂、室内课堂、演示课堂、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化适用技术培训,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组织市县区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面向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主体,重点开展深松整地、起垄覆膜、垄沟种植等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加紧开展机具对比试验,推进机艺融合,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至目前,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625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2万份,推广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机具2558台。
最美“耕耘”绘新图
在通渭县农友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几十台大型机械正在检修保养,合作社负责人陈彦鹏在一旁和几名社员商量着今年的春耕深翻计划。
在陇川镇义陇河畔,各村群众纷纷走进田地,开始平整土地、深松追肥,全力做好各项春耕准备工作,目之所及处,机械来回忙碌,人影穿梭田间,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生动图景。
通渭县陇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正抢抓有利墒情,全力开展土地深松、旋耕、铺膜等春耕春播作业。“陇川镇较全县来说,海拔较低,近期气温回暖幅度较大,加上前段时间降雪,目前土地墒情很好,地已解冻,正是旋耕覆膜好时候。”通渭县陇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驾驶员张振乾说。
送服务,助力春耕机械化生产。为确保春耕期间农机作业用油优先优惠供应,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有效解决农机“加油难、加油远”等实际问题,市农机中心与中石油甘肃定西分公司公司建立了“送油下乡”长效机制,联合开展免运费送油活动,农机手在家门口就可买到生产用柴油和生产物资。据统计,目前已为17个合作社上门送油52余吨。
定西市各级农机部门,结合春耕生产中存在的“检修难、加油难、购机难”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入户检修、送油上门”等便民服务活动,确保重要农时关键环节的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作用,加大农机具投入,积极动员就近开展生产托管和代耕代种等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会同农机销售售后服务人员,组建检修服务队,帮助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做好农机检修保养、机具调试,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春耕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全市共维修、调试、保养各类农机具3.88万台(套),其中动力机械2.42万台,耕整地机械1.15万台、播种机械0.21万台。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部分图片:牛小栋拍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