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优化电力服务 上半年青岛完成报装接电18.76万户

原标题:电力“硬核”举措提升城市“软实力”

营商环境,是当前城市软实力的核心。经济跃升、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比拼和较量。

电力,是构建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在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评估体系中,电力始终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显然,在影响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因素中,电力与开办企业、获得信贷、跨国贸易、纳税等同样重要。


(资料图片)

当前,青岛正聚焦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加速发力,电力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其中因此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下称“青岛供电公司”)围绕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在“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等方面全面发力,持续推动电力营商环境提升,全力推动办电服务再高效、用电服务更透明、供电保障更可靠。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报装接电18.76万户、容量474.91万千伏安,同比增长40.45%,远超全省增长平均水平。

超前服务,助力产业大项目加快落地

产业是城市能级持续提升的核心支撑。青岛正大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肉眼可见的变化正在发生——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起势,一批引领性产业大项目落地投产。数据显示,仅今年1-5月,全市24条重点产业链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87个,潍柴、奇瑞、益海嘉里等一批“大块头”项目加速推进。

青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快速推进,离不开电力服务的加持。

过去,电力服务通常都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才实施推进。而如今,“超前服务”已经成为青岛供电公司服务项目招引落地的常态,即在项目招商引资阶段,便主动为政府、项目提供供电配套咨询服务,结合项目生产特点,综合电网近远期规划,提前为项目提供接入系统方案预规划,有效提升项目落地后的用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用供电工作人员的话说,就是“用电力助招商”。

某重点新兴产业项目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在项目筹备阶段,青岛供电公司便抽调精英骨干力量,组建重大项目柔性专家团队,结合该项目对供电连续性、电压稳定性和电力谐波的特殊要求,免费为项目制定了220千伏接入系统方案,实现项目规划与供电方案“零时差”的同时,为后续精密产品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仅满足项目最基本的用电需求,青岛供电公司还为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用电方案,助力项目提升用能效率。京东方是青岛新型显示产业的龙头项目。为确保京东方110千伏变电站生产负荷与生活负荷互不影响,青岛供电公司单独配套10千伏电力外线为项目公寓楼供电。这一举措在提升项目生产负荷用电稳定性的同时,也解决了厂区生活电量冲高最大需量、导致基本电费支出增加的问题,平均每年可为项目节省用能成本150余万元。

2023年,青岛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全市520项省市重点项目,前置服务环节,问询用电需求,“坐等上门”的传统服务模式升级为“主动上门”,询问用电需求,收取办电资料,协助确定用电容量。同时,为每个项目配置 “项目长”,为重大项目报装接电提供“保姆式”服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专业指导,协助重大项目加快受电工程建设,助力重大项目快落地、早投产。

高效配合线路迁改,助力城市更新建设

城市更新是关乎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一子”。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一个个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一项项民生工程陆续打通,为城市发展释放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能、完善了新功能。

这些项目得以快速建设、完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效的服务。重庆路快速路工程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项目,也是市民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根据计划,项目将于12月实现主线全线通车。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60条输配电线路迁改。青岛供电公司迁改申请后,迅速组建了由多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经过多轮现场勘查和方案修订,仅用20天就完成了电力线路迁改施工蓝图移交工作,为保证项目如期进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将输配电线路由原先的地上架线改为地下管廊,不仅可以释放城市空间,还有助于打造城市更美“天际线”。2023年以来,青岛供电公司综合考虑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城市景观、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启动实施东部城区地下管廊(一期)工程迁改工程。工程实施后,李沧区可释放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约16公顷,可开发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同时为建设文昌路中学提供条件;崂山区可释放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约26公顷,可开发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

创新办电模式,市民用电更便捷

市民也是高效供电服务所覆盖的重要一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日趋成熟,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民越来越多。充电桩安装成为市民十分关心的一件事。而根据常规流程,市民需要先到小区物业登记报备,由物业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再到供电营业厅申请办理充电桩接电。

而如今,随着青岛供电公司在省内率先落地居民充电桩“无证明”办电,越来越多市民免去了这一套复杂的流程。青岛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开展既有居民小区供配电设施条件摸排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小区物业与供电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小区内居民无需单独出具物业同意施工证明即可办理充电桩接电,解决了充电桩报装接电“多头跑”问题。目前,充电桩“无证明”办电模式已覆盖全市406个小区、逾20万个车位。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青岛供电公司持续推动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打通,相关服务平台能自动获取客户办电所需资料。数据共享后,也实现了市政公用报装业务“一张表单”功能,在政府服务平台只需一次填报,电水气讯工作人员即联合响应、主动上门服务。

同时,青岛供电公司中心营业厅在国内首家实现了市政公用服务“7合1”进驻和共享,服务范围涵盖电力、自来水、燃气、供热、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公交卡等7个行业、35项业务。这意味着以前要跑几个地方才能办完的业务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办事效率,也能帮助相关单位降低运营成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来源:青岛日报】

关键词:

上一篇: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一季有几集(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一季)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